现在时间: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调查思考
 
关爱留守儿童 优化成长环境
日期:2015-06-26 17:29:50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谋求生计,在农村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日常监护,留守童在生活、学习、心理上都存在着突出的问题,生存状况令人堪忧。关爱留守儿童,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让留守童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成长,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留守儿童生存现状
目前东宝区留守儿童有1200多名,其中栗溪镇留守儿童就有329人,该镇0—16周岁儿童963人,留守儿童就占了三分之一。这些留守儿童中有56.4%的与留在家中的母亲或父亲生活在一起,隔代抚养的即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占到38.6%,和其亲戚生活在一起的占4.1%,寄养在别人家里的占0.9%。根据留守儿童家庭状况、家庭环境及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留守童生存状况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无能为力,只管“吃”的放任型。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他们的父母忙于挣钱,祖父母忙于农活、家务,孩子的教育、成长无人关心,使孩子本应得到温暖、关爱的童年变为“早熟的大人”。二是隔代教育,只顾“给”的溺爱型。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爷爷奶奶对孩子极度宠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包庇、怂恿,严重的也仅是说说而已,孩子娇气、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三是寄居他家,无法“管”的放纵型。农村留守儿童中,有一部分孩子被父母寄养在亲戚或朋友家中。被寄居的孩子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看起来胆小怕事,很本分,但一旦离开了亲戚,他们就无法无天了。也有一些孩子胆子很大,亲戚根本管不住,稍微说重了,就怀恨在心或是逃离出走,使得亲戚无可奈何而不敢管教,就只能放任自流。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儿童时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农村留守儿童在个性心理上表现极为异常,有这样两种典型“症状”: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
    2、父爱母爱失常,孩子志向模糊。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感,加上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这些孩子生活的经济支付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全部的爱,孩子要什么就可以非常轻易的得到什么,从不迟疑也从不打半点折扣。这种爱的方式,在部分儿童的心理上逐渐形成了“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逍遥享乐”的人生观。有的孩子没有任何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的概念,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与人生取向。
   3、家庭教育缺失,越轨现象严重。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都不好。在家里,他们不讲究个人卫生,早上不洗脸漱口就吃饭,晚上不洗脚洗澡就往被子里钻;在学校,他们的学习不认真,不遵守校纪校规,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旷课现象经常发生。在社会上,他们缺乏礼貌待人的常识,他们中抽烟的有,赌博的有,打架的有,酗酒的有,谈情说爱的也有,沉迷于网吧的更是不乏其人。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没有发育完全之前,对社会上的各种复杂、不良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留守家庭一般都无法给予,从而导致留守子女极易产生犯罪和越轨行为。
   4、家庭监护不力,
安全缺少保障。由于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意识,自我防护能力弱,在其监护人不力或无临时监护人时常易发生安全事故,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各种悲剧事件不胜枚举,如2012年陕西扶风县5名小学生相约自杀,其中4名是留守儿童;江西宜春5名留守儿童溺亡,全村找不到一个年轻人施救,因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2013年,各地曝出多起校园性侵案,留守女童接连成为被侵害的对象,年龄最小的仅有5岁。我区象山中学一名15岁留守男生,父母在天津打工,寄居在民办接辅中心。2014年6月12日下午放学后,从接辅中心私自外出,在四干渠游泳溺亡。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政府主导,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家庭监护、学校帮护、社会呵护、法律保护、组织管护共担责任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之中,与解决民生问题、为民办实事相结合。积极整合资源,建立“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层落实”的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机制。乡镇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完善劳务输出人员家庭档案,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资料库,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和留守儿童的管理服务。村级组织要掌握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及留守子女监护等情况,把关爱留守儿童纳入党员管理和干部工作考核中,每一位党员干部联系一名留守儿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  
2、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快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为留守儿童提供住宿的便利条件,发挥学校和教师的管理职能和教育功能,以满足留守儿童的寄宿需求。有条件的地方,应实行贫困留守儿童寄宿优先和优待制度,减少或减免贫困留守儿童寄宿费。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学校要更新教育理念,调整课程设置,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纳入到日常教学中,以此来弥补、疏导和改善留守儿童因缺失父母关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  
3、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整体合力。文明办要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到“五个文明”建设中,总结交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成功经验;妇联要加强留守儿童服务站建设,进一步扩大留守儿童服务站的覆盖面。广泛开展家庭教育活动,组织留守儿童家长接受文化教育,更好地承担起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的责任;共青团要加强阳光家园建设,组织城市儿童和留守儿童开展手拉手、献爱心等交流活动;各级关工委要发挥“五老”优势和作用,积极参与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强化济困助学服务,通过“春蕾计划”、“希望工程”、民政救助等扶助资金,帮助贫困留守儿童完成学业。同时要发挥社会化协调机制、法制服务机构的作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自护教育,依法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4、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环境。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民间资金和社会力量兴办“留守儿童自强班”、“留守儿童家庭服务站”等多种形式的托管服务机构。动员和组织乡村党团员、学校教师、妇代会主任、“五老”志愿者等,担任代理家长、校外辅导员,建立健全老教师校外辅导网络,定期与学校、家长沟通联系,做好社会关爱服务工作。广泛开展“手拉手”、“幸福快车”等关爱帮扶活动,发动社会爱心人士为留守儿童送温暖、献爱心。借助新闻媒体,积极地宣传各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命运,营造关爱留守儿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鄂ICP备05016447号 
通讯地址:湖北省荆门市象山大道40号 邮政编码:448000 值班电话:0724-2378390
Copyright 2014 - 2016 jingme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